2012年3月25日

檨仔花

續 [芒果花]

在小時學習國語的過程裡,「芒果」大概是和現實世界裡的口語(檨仔)最連結不起來,最讓我訥悶的名詞。


很漂亮的家樹罷!

我們現在所稱的「土檨仔」其實是荷蘭人所引進,荷治末期意外漂流來到台灣的沈光文,不只會說閩南語,他一面教授平埔族漢文,一面行醫,作為方式頗接近西洋傳教士。

沈光文沒有近代來台中國文人常見之「重陸輕台」心態,他曾投注大量心思觀察記錄台灣風物,我查他的作品表,當中果然就有一篇「檨賦」,可見咱祖先當時已用「檨仔」稱呼紅毛仔引進的水果,非常可惜沈光文這篇檨賦已經佚失,未能保存下來。

我還從維基百科看到清康熙時有福建巡撫奏呈裡提到:「福建有番檨一種,產在台灣…」,可見檨仔的確是「外國番仔」引進的水果,而不像龍眼,台灣另一種常見果樹,是先民從福建帶入。


成大,好幾層樓高的芒果老樹,千萬不要亂砍它啊!

成大校園裡最大的芒果樹

台灣有許多和檨仔有關的舊地名,例如忠義國小一帶舊名即「檨仔林」,市府這兩年把忠義國小對面的公11正式命名為「檨仔林公園」,我就是看了入口字牌上的注音才知道檨字讀音。咱這世代台語無法書寫的困境,真讓人哭笑不得。

安定的檨仔園,發現了嗎?它的植株較矮,花是紅色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選擇「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請勿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