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9日

黎明奔逃(4) 戰火遺恨

續 [黎明奔逃(2)終戰]

我父親少時為上學方便,陪他獨居的外嬤住在台南高砂町(光復後改名建國路,現在的民權路一段),外嬤以幫人做衣服為生,我爸至今仍清晰記得小學時期晚上躺在床上,看他阿嬤戴著老花眼鏡辛苦趕縫衣服至深夜的情景。

衣服縫好後阿嬤會叫我父親送去給客人,送完衣服從阿嬤手中領到「工錢」後,父親常連同每天的零用錢,拿到萬川餅舖買椪餅,或到東市場口日本人的食品店買沾有白芝麻的醬味魚乾,坐在東市場旁的草地上開心享用。即使到了年老之際,父親仍視此為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片段。

1942年阿嬤將她長年幫人縫衣服所累積的積蓄拿出來翻修房子後,供膳宿租給台南第二中學校的外地學生,生活才稍輕鬆一點。

1945年三月台南遭受大空襲,疏開到鄉下,當她獲知用掉畢生血汗錢,賴以維生的房子被美軍炸掉後大受打擊,幾乎崩潰,從此變得沈默憂鬱,父親再也很少聽到她開口講話。更糟的是阿嬤在此時罹患虐疾,戰時醫療匱乏,無法取得奎寧,只能買漢藥回來煮,但漢藥只是短時退燒,對虐疾完全無濟於事。

美軍對台灣的空襲隨後擴及到鄉鎮地區,陷於絕望的阿嬤意志消沈,加上身體虛弱,不願進入防空洞避難。有一天炸彈直接命中大厝後方的穀倉,轟炸機飛過頭頂後,父親急忙跑回阿嬤房內,在桌下發現她,阿嬤不堪爆炸的巨大驚嚇,臉色慘白…

阿嬤的病情急速惡化,幾天後在父親面前結束最後一口呼吸,隔天下午空襲過後匆匆出殯,沒有任何告別式,冷清寥落,家族只有父親一人參加,左手捧斗右手拿幡仔,牛車運棺木,在和尚帶領下往火葬場行去…

和尚唸完經後叫父親點火,火勢迅速吞沒棺木,少年顫抖著大聲唸出每個不能來的家人名字,一一代他們向阿嬤道別,在淚光和火光中看著照顧他度過童年的外嬤逐漸化為煙灰…回家的孤獨路上,腦海裡儘是阿嬤身影,想到她竟悽慘結束一生,流乾了眼淚。

戰 後

成年後的父親讀完中學,大學後回到台南,有一天晚上到武德殿(忠義國小禮堂)聽音樂會,看到我母親,打聽之後託人相親。幾個月後和我母親結婚,住在我外公白金町家裡,生下了我。

我外嬤,也就是我在 [白金記憶] 裡所稱的阿嬤,因為我們家覺得「外」字無情,不忍心用這個外字,很喜歡我這孫子,開啟了我們家另一段祖孫情,我幸而有福份和我阿嬤相處了數十年,她不只看到我長大成年,還參加了我的重要畢業典禮,也看到我結婚,生子,直到她以高壽辭世歸返天家。

東市場口,白金町後我們在東市場旁住了幾年,許多年後我讀了父親手札才發現,父親選擇這裡,可能是因為幼時他阿嬤高砂町的家就在市場另一頭之故。

我父親趁著手還能寫字時,一字一字記下1940年代的回憶,當中寫得最多的是幼年和他阿嬤生活的點滴,字裡行間對死於戰時的阿嬤充滿思念和不捨。在台南空襲稍歇之時,阿嬤曾僱牛車冒險回高砂町,在殘破的瓦礫堆裡翻找殘餘的東西,父親回憶及此,依然悲傷難過,戰爭奪走她的一切,那讓人痛徹心扉的悲涼畫面至今仍如昨日之事繼續刺痛著心。


13 則留言:

  1. 透過這文章,似乎看到戰時,我圓環的阿公,和待他如子般住枋寮的太祖....

    回覆刪除
  2. 我也想到我阿嬤耶,阿嬤是所謂的"戰爭期世代",躲過空襲,至今仍討厭吃地瓜粥(吃怕了),阿嬤至今健在,80多歲的老人,近年失智症忘光光,記得90年代司馬遼太郎台灣紀行中譯本出版,我阿嬤很興奮的跟我借閱,我那時候很小氣,借沒幾天又討回,至今仍不知道阿嬤看完了沒?長大以後,才知道司馬氏寫的,正是阿嬤他們世代失落的記憶.......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戰後新世代開始學習憎恨日本人
      喜歡美國人(因為是台灣堅強的反共盟友)
      造成世代間歷史情感的隔閡和疏離
      說起來阿嬤他們沒有失落什麼記憶
      而是新世代失去了台灣的歷史記憶
      (謝謝你提到這本書)

      刪除
    2. 意識型態就是壞在這裡

      刪除
  3. 北部的枋寮,是指新北市的中和.阿祖在阿公小時就去世,無法撫養阿公的媽媽,只好再嫁.阿公自小就是太祖帶大的.直到最小的叔叔要去台北闖天下,才跟隨離開太祖,身無分文到圓環來.

    回覆刪除
    回覆
    1. 讀來有點複雜,讓我也耽心起
      不知朋友們是否看得懂我文裡的稱謂關係

      刪除
  4. 戰爭的創傷不見得會隨時間癒合,像我爺爺年輕時應該是被日本人欺負過,記得小時候問過他關於日本人統治時那時候的人生活過得好不好,爺爺一聽到日本人時代就咬牙切齒的對我說日本人很可惡,常欺負莊稼漢,還說日本警察很兇很壞,又說自己差一點就被日本警察抓去南洋當軍伕,還說那時候村子裡的壯丁幾乎都被抓光光了,日本戰敗後有幸回到村子裡的人一支手數的出來,當時年紀還小,聽不懂也沒耐心繼續問下去,結果爺爺走了好幾年了,他那一代的故事就永遠成了謎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若和日本老師比較
      日本警察可能是最讓台灣人討厭的日本人
      我曾聽我的鄉下鄰居談過
      光復後日本警察被本地人蓋布袋的事
      最後是庄裡長老出面解救

      刪除
  5. 狐貍兄,我們住得很近,年紀應該也相當,我家在府前路,也有一位疼愛我的阿嬤,(外嬤),
    阿嬷一直與我們同住,兒時常陪阿嬤到東市場買菜,幫她提沉重的菜籃,成為懷念她時總會想起祖孫走在市場的情形,現雖已不住府前路,但有空回台南,總會抽空到附近走走,順便買幾包廣興肉干解饞,

    回覆刪除
    回覆
    1. 東市場還真是不敗傳奇,這一帶變了許多,
      復興市場的下午市以前很熱鬧,我很喜歡跟我姑姑去,
      (因為有涼水攤)
      廣興肉脯現在生意大不如前,奎樓幼稚園也收了,
      不失兄台是否讀過奎樓

      刪除
    2. 我讀的是東門幼稚園,就在巴克禮教會對面,五歲前住在東門圓環內,後來才搬到府前路,奎樓也是還提時遊玩的活動範圍,可以說從小都是在古蹟圈長大,延平郡王祠, 師專,孔廟,南門城,武德殿
      對了,上次po有關建國蝦仁肉員的就是我, 我也只知開山路友誠一家分店, 聽說是女兒女婿開的,好像還有另一家,但就不知在哪裡,順帶一提,開山路永記魚丸是我國中同學劉永順開的,以前他家在油行尾內的福德祠內,常去他家,從奎樓方向走小巷,在轉角處還可看到溝仔底的溪水露頭,那時感覺溪水量還蠻大的, 不過上次去探訪, 福德祠旁的小巷已不通,成為私人停車場.

      刪除
    3. > 從奎樓方向走小巷,在轉角處還可看到溝仔底的溪水露頭,那時感覺溪水量還蠻大的,
      我有小學同學住在福德祠旁的小巷裡
      對溝仔底印象很深,我記得 水量不小,不太像一般水溝
      可惜加蓋後什麼都看不到
      (若把各家臺南小吃如可開枝散葉 可寫成很精彩的族譜)

      刪除

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選擇「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請勿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