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9日

每個街角都是歷史

北廠遺地(1)

古地圖上府城南有福安坑溪,北有德慶溪,清朝時在福安坑溪和德慶溪入海口旁分別有「南廠」和「北廠」兩座船廠,清時不像現在有飛機,台灣和中國之間唯一交通工具是船隻,擔負修造船舶的南廠北廠重要性可想而知。

南廠約在保安宮西側,是民營船廠,附近形成聚落就稱南廠,我小時有親戚住在這一帶,常聽父親提到南廠這地名,不只保安宮下角頭廟全部冠南廠地名,而非下大道,現在仍有不少老台南人使用這古地名。相對的,我對北廠很陌生,一直到這兩年因為小媽祖廟而認識德慶溪出海口「水仔尾」,才知道北廠。

縣城隍廟
德慶溪從鴨母寮流到水仔尾,經過現在縣城隍廟(舊時位置不在這裡)南側後,是銜接小媽祖街和大銃街的德安橋

德慶溪德安橋
從昔日德安橋位置望向德慶溪河道,河畔尚有幾間古厝。

水仔尾古厝
裡頭以前是倉庫或廚房罷!?我很喜歡這面民宅古牆,可惜在台南這不算是珍貴古蹟,命運難卜。

向路邊一位晒太陽的歐吉桑請教,意外的,他不知道德慶溪,可見日治時期這名字已漸褪淡。我改說大排水溝,他馬上會意指給我看,並且把我當成「少年仔」,開心地炫耀他歲數夠,看過未加蓋時的德慶溪模樣和德安橋。

是個親切健談的老人,說他曾聽長輩提過,古早時候佳里西港的人常步行來台南(有20公里遠),從小北門進城,在大銃街買魚乾等南北貨。我第一次聽到有人用道地台語唸出「大銃街」,非常感動(可惜它已被改名成自強街)。

水仔尾立人國小
立人國小旁巷道,台江內海淤積前,德慶溪流過這兒入海,北廠位置就在河道北側立人國小後方土地上。

台南楓樹
轉角有三棵楓香,冬天早上來古河道旁吃菜粽還可看紅葉呢!

水仔尾立人國小
紅瓦建築是立人國小,我的成長過程和水仔尾沒什麼地緣關係,我童年沒來這裡玩過,也沒有親戚朋友住附近。上班時常開車從這經過,若非這兩年讀了府城歷史,還把它當是台南市裡的平常街道,不知其為清領時期負責修造船舶的重要古地。可能是心裡頭的台江內海情結罷,以及對德慶溪的懷舊心理,我現在很喜歡來這裡。


北廠較正式名稱是「臺灣軍工道廠」,是修造戰船的軍工廠,蔣元樞重建時特地留下圖說石碑,圖下木柵外波紋就是台江內海,清初台江內海尚未淤積,船隻完工後就從北廠柵口直接下水。

台江內海淤積後,軍工道廠在西北側另外開挖「哨船港」讓船隻出入。江水號新開店位置就在哨船港道旁,在附近巷弄裡逛,可見到「大廠口」古地名,就是北廠入口。

隨著海岸線持續西移,哨船港最後也消失。海成街旁空地上有市府所設的解說點,很簡陋,不過有勝於無,對北廠和哨船港歷史有興趣的人不妨一看。

台南府城
取材自乾隆時期所繪的城池圖,因字跡不清,我把本篇相關建築改以紅字標示。很讓人感動的地圖角落罷!?小媽祖廟、三山國王廟和媽祖樓如今都還在,這就是古蹟的存在價值,讓我們和素未謀面的先人們得以在同一空間裡交會。而雖然未標示文字,圖上清楚繪出大銃街、橫跨德慶溪的德安橋和小媽祖街。

清末積弱,官署許多功能廢弛,軍工道廠也逐漸沒落荒廢。北廠於日治時期被拆除,如今已完全無跡可尋,多虧蔣元樞當年將台灣重要建築一一立碑圖說留下跡証,碑上的斷痕和破損透露出它是歷經滄桑後才被發現尋回,為府城留住了一絲先祖時代的航海記憶。


Gabriel's Oboe ♫

22 則留言:

  1. 可不可勞您費點心力,
    將乾隆時的城池圖,都標示清楚
    給我們看啊??很有興趣吔~
    這樣我們也才好比照現在的府城,
    繼續發揮想像力~~

    另外,小媽祖廟旁的巷內,牆下
    有老一輩時的糞坑,聽廟公說,
    都是清晨時有人會去舀,以免被抱怨...

    回覆刪除
    回覆
    1. 乾隆17年(1752)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台灣府城城池圖

      刪除
  2. 原圖都有標示,只是字跡不太清楚
    小媽祖廟旁巷內的事情您自己知道就好
    這種事不用拿上來分享

    回覆刪除
  3. 哈哈,那已經没人用,也没味道了啦,
    只是對以前的建築結構,覺得很新奇,
    我只知道以前鄉下的,不知以前城市的方式
    現在一定很多人都不知道也没看過,
    不分享就太小氣了~~

    回覆刪除
  4. 正因為如此
    立人國小後方的那條路
    才正式取名為"海風街"的哦
    順到一題 我市立人國小畢業的哦
    還有還有
    我一直都是你的忠實網誌迷呢^^
    最近我也開始在打類似的文章
    歡迎來我的網誌看看哦
    http://tw.myblog.yahoo.com/myhope0103/article?mid=1332

    回覆刪除
  5. > 我一直都是你的忠實網誌迷呢^^
    > 最近我也開始在打類似的文章
    > 歡迎來我的網誌看看哦
    謝謝你的支持,那過去匿名回應都是你留的囉
    那篇德高厝寫得很棒
    幼時常聽父親談起有住在德高厝的同事/朋友
    可惜從未認真進去部落走過

    回覆刪除
  6. 講到立人國小,
    王育德博士自傳裡有提到,
    他就讀台南一中時唯一的好友就是寶公學校(立人國小前身)畢業的。
    兩人有一段時間幾乎形影不離。

    回覆刪除
  7. > 他就讀台南一中時唯一的好友就是寶公學校(立人國小前身)畢業的。
    立人真是個大學校,
    我想很多台南人中學時期都有立人畢業的同學
    曾經坐我旁邊的也是立人畢業生,還是棒球隊投手
    體育課對打時和他同一邊的人都會先發出必勝的歡呼

    回覆刪除
  8. to 樓上某位朋友,立人國小後應該是由菱洲東街拓寬後改成【海成街】。 台南是應該沒有海風街

    回覆刪除
  9. 石碑位子在??

    回覆刪除
  10. 石碑的凹洞跟斷痕應該也是老美的傑作

    回覆刪除
  11. 曾想過寫個智慧手機的 app, 讓不管是在地人
    或旅客, 可以在某個地方就查出這地方是
    清府城時期的哪個地方, 並且藉由location-based
    info還可以來個直接現場導覽:比如大天后宮曾是
    明寧靖王宅第(也是殉國之地),也是朱一貴稱王之地,
    也是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起事宣示之地....

    如此似乎才能開發台南的深度之旅, 不只是來吃吃小吃, 看看
    不知背後歷史為何的古蹟之旅....也把被掩蓋許久的台灣歷史
    揭開/傳達給對此甚為陌生的民眾....

    只是一個初步想法, 不知台南文化局是否已有類似想法跟做法??
    或有人已經在做類似的事....?

    回覆刪除
    回覆
    1. 非常棒的想法,
      蘋果商店有走讀臺南,
      但應該未和gps連結做即時即地的導覽
      和您的期待尚有蠻大落差

      刪除
  12. 小時候.我們稱為大水溝.至海安路跨到現今的成功路左側.小時候.曾獨自在馬祖樓後方小路.沿著大水溝走一段路.如今都在成功路底下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 馬祖樓後方小路.
      變成拓寬後的成功路了嗎
      現在好像廟後就是成功路

      刪除
  13. 小路和大水溝應該都填平.而成為成功路旁的房子了..而水在成功路底下流著

    回覆刪除
  14. 深入淺出,
    看著看著就進入到那個年代的時空,
    值得分享與鼓勵,
    加油!

    回覆刪除
  15. 報告版主 我在寫 媽祖樓人物誌 可以借用內文嗎

    回覆刪除

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選擇「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請勿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