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經過這片山牆時,心情都會變舒服,具有古建物才有的撫慰功能。
武廟正殿屋脊下的辟邪 "壁鎖",台南很多古廟宇都有的壁飾,衍生自荷蘭人建築技術的壁飾。
在府城其他廟宇沒有見過,位在祀典武廟中庭的左右廡廊屋頂上的「布幣」。開車經過時常會注意到這突出於山牆上的玩意,後來才知道是慶典搭棚時的擱樑架。
「布幣」是一種古幣,這裡的「布」是「鎛」(像鏟的農具)的同聲假借字,外形源自鎛的「布幣」輪廓古拙優美,在祀典武廟中庭被拿來做為擱樑架,是古早人的創意美學,但若非提示,不易知其由來,是祀典武廟裡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建築特色。想到武廟後方被壽司店佔用擺桌的人行道,真是讓後代子孫汗顏…
上有「祀典」兩字的瓦當和滴水
山仔尾台灣銀行正面的裝飾孔磚正就是採用方足布幣的外形,其實布幣就是財政部的logo。
拜殿前的「螭陛」
寧靖王朱術桂的匾額透露了祀典武廟的歷史。
在建築格式上屬於祀典武廟的第三進,也是後殿。所謂「三代廳」乃祭祀關公的三代祖先。比起前殿和正殿,它的燕尾脊頂上裝飾最少。祀典天后宮的第三進也是類似的聖父母廳。
雖然名叫 "武廟", 卻是漂亮典雅的古廟宇,不只外部山牆美,裡面幾座小廟,簡單俐落的線條,呈現了祖先讓人驚嘆的美學。
簡單古樸之美
從階梯下去除了觀音殿,還有數間小廟。台灣宗教信仰裡的神祇各司其職,在祀典武廟可見識到台灣廟宇奉祀神祇的多樣性。
祀典武廟保存相當多的古貌,絕對是珍貴古蹟。它差點於日治時期的都市計劃下被拆除,在市民強烈爭取交涉下才得以保存,現在還可看到 "永福路" 在武廟前轉了彎繞了過去。
在武廟前轉彎的永福路,盡頭椰子樹處是赤崁樓。
屋脊上護塔雙龍的身形即使從路口遠看依然清晰生動
武廟旁金香舖老櫃台
再看一眼祀典武廟最令人驚艷的朱紅山牆。
憾! 廟方未會報備即自行打掉紅牆表層,遭台南市政府勒令停工。(2/22/2009)
Por Una Cabeza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選擇「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請勿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