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3日

來吳園吹風


吳園
我站在露天劇場高處,涼風習習,背後涼亭裡有位阿伯,正氣定神閒閉目養神,享受自然風的吹拂。這就是吳園,即使在盛夏,也很少是無風的日子。

吳園
看了舞台上的布幔才知道晚上這裡上演愛情電影呢!在吳園池邊看電影,真浪漫,可惜日期已過了,不過也別太失望,晚上在這看電影可是有點風險喔,若是看了一半為了上廁所摸黑爬上爬下,稍不留神便可能掉到水裡去……(吃不到葡萄的狐狸亂掰的)

吳園
吳園有充沛的地下湧泉,這是先人在此築水塘造景的背景緣故,日治時期曾利用此地理特性在吳園旁設水浴場(游泳池),光復後被空軍接收,於1974年國黨執政時期連同優美典雅的圖書館被賣給遠百。

吳園
日治時期之水浴場(照片出處:吳園展示室),照片中可見穿戴泳衣泳帽的泳客和跳水台。

吳園
公會堂旁的舊水井

吳園

吳園
風,實在吹得太舒服了…向當初為保留吳園而奮鬥的人致敬。

吳園
日治時期之台南圖書館(今遠百),照片中可看出日治時期對公共建築美感之講究。(照片出處:吳園展示室)

吳園
這張照片可看到德慶溪橋欄杆(照片出處:台南市文化基金會)




49 則留言:

  1. 嗯~是德慶溪橋欄杆
    還是圖書館本身的圍牆?
    之前的那張空照圖
    溪流似乎不是經過「遠東」
    而是三商大樓那一側

    回覆刪除
  2. 我換了照片,文字忘了修正,
    把照片補上去,請再看一下
    這張應該是從遠百斜對街角拍的。

    可見您看得很認真,鼓掌感謝。

    回覆刪除
  3. 從台南市民族路二段112號之1-珈琲光廊(民族總店)斜拍圖書館,「花園橋」橋面橫跨為公園路。

    回覆刪除
  4. 據老媽說吳園以前是她娘家的財產
    舅舅們好像要叫吳尚新阿公或阿祖吧
    雖然日本人徵收了吳園
    但國X黨也沒還給他們
    這是舅舅們討厭它的原因
    (當然砲校的土地被用一袋手錶跟步槍威脅下徵收是它們念念不忘的夢靨...)

    不過看到現在能整理得還不錯
    供大家能在閒暇之餘消磨時光
    或許先人地下有知
    應該也能感到安慰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說不定可以相認一下,我外婆在吳園長大的,也是8個兄弟姊妹

      刪除
  5. 啊!我一直想知道吳家後代情況
    吳尚新是府城商業史重要人物

    光復後的日產"接收"非常混亂
    四春園旅館(現屈臣式一帶)被接收成黨產
    吳園展示室裡就提到1949年後吳園被空軍人員盤據情形

    磚仔橋吳家彰化銀行股份戰後也被摃掉
    吳家在台灣兩次統治權移轉都受到嚴重打擊

    回覆刪除
  6. 我找到其他吳家人的族譜
    http://www.lilyfruit.com.tw/lili_ner/default4.php
    原來我外公是第十七世4號
    吳尚新是第十三世
    隔了那麼多代
    加上時局變遷
    難怪分不到財產了

    不過外公又繁衍了下一世的8個號碼
    一家人都和樂平安
    吳家人真是要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ㄚ公小時候,從台南遷徙到雲林褒忠,家族的族譜有一小段(日據時候)遺失的,您那邊有相關資料,可以比對嗎?現在我們到台南掃墓時,祭拜的是吳尚新阿公的墓,若收到此訊息,請與我聯繫,謝謝 shengann2001@yahoo.com.tw 吳勝安

      刪除
  7. to 胖大

    很精彩的故事罷,多虧莉莉水果店李老板

    > 隔了那麼多代 加上時局變遷 難怪分不到財產了
    哈哈,血緣和光榮感比較珍貴

    回覆刪除
  8. 感覺這條德慶溪
    比我想像的還要寬
    民族路大概佔去一半

    回覆刪除
  9. > 感覺這條德慶溪 比我想像的還要寬
    > 民族路大概佔去一半
    和拍攝位置有關,愈往北退,橋拍起來會更寬

    我對民族路段的德慶溪還有些模糊印象
    (真可惜以前不知要好好觀察記錄下來)
    可說是大溝小溪,不知它過鴨母寮後是否有變寬一點?

    回覆刪除
  10. 從小住在民族戲院後 三十年前的德慶溪歷歷在目
    民族路德慶溪的寬度
    民族路xx牛排起過中山路經護校
    到教會旁都維持騎樓的寬度
    右轉中成路就變寬了 中成路多寬德慶溪就多大
    鴨母寮後也一樣 而且房子都蓋到溪邊切齊
    民族路及中成路上有幾戶出門要走小橋
    真的是 我家門前有小河

    回覆刪除
  11. 啊! 真是及時雨,多謝白金里的描述,很棒的記憶贊助

    > 從小住在民族戲院後
    是蕃薯巷嗎? 有好幾家老式美容院那條巷子?

    回覆刪除
  12. 剛剛又走了民族路 前篇留言有些錯誤很抱歉
    德慶溪在xx牛排的寬度 還要退一根柱子
    護校 圍牆到馬路邊不變
    公園路到教會段比較寬 是騎樓現在的兩倍寬
    看二樓以上建物就是了

    哈哈 不幸被狐狸大大猜中 其中一家是小弟母親開的


    德慶溪走到立人國小過後成功路間有一坂(穩龜橋)
    不知狐狸大大有沒印象

    回覆刪除
  13. 我爸小時候住在今民族路上大遠百對面,說到寬度約騎樓的寬度多一點,深約半樓,聽我爸說小時候都在大溝裡玩水,可見的當時的水還很乾淨,鴨母寮後的德慶溪就以經算是人工疏濬的排水溝了(寬度約成功路的三分之二),在成功路往海安路口上有座「塭龜橋」是通往當時的軍工道廠的橋樑

    狐狸大大我只是把我知道的說一下,用不著這樣吧!

    回覆刪除
  14. > 哈哈 不幸被狐狸大大猜中 其中一家是小弟母親開的
    想說民族戲院後就是蕃薯巷了,你又寫白金里
    我就嗅到老台南人的氣味
    這條頗有懷舊氣息的巷子裡美容院密度真的超高
    很好奇以前的盛況

    > 德慶溪走到立人國小過後成功路間有一坂(穩龜橋)
    > 不知狐狸大大有沒印象
    中成路以後到立人國小這一帶我少年時期足跡未曾到過
    以前缺乏鄉土概念,以致未能目睹這一段的德慶溪
    這事情我一直引以為憾

    回覆刪除
  15. > 這條頗有懷舊氣息的巷子裡美容院密度真的超高
    很好奇以前的盛況
    這條巷子和民族夜市息息相關 民族路兩側許多巷子也一樣
    過午後許多攤販睡醒梳妝打扮 黃昏開始擺攤
    還有 這巷子的巷子裡有名氣(白金旅社.白金咖啡廳)
    是外地寂寞男人朝聖的好地方

    回覆刪除
  16. > 這巷子的巷子裡有名氣(白金旅社.白金咖啡廳)
    是說木炭店東側那家嗎?
    若非您提起,我幾乎忘了它的名字
    請問蕃薯巷為何會美容院群聚,蠻有特色的現象

    回覆刪除
  17. 你說的木炭店東側那家 以前叫東賓旅社
    正改建中聽說也是做旅館 木炭店對面的工地也要做飯店
    從忠義路轉進巷
    右邊第一條巷弄 右轉到底 左邊最後一間 右邊最後一間是
    到底右轉那條摸乳巷可通國花對面冬寒檳榔側邊
    美容院群聚我覺得是個意外

    回覆刪除
  18. 我被左右邊搞得頭昏昏
    印象中阿美飯店後方,
    摸x巷口旁有間房子裝飾和其他民宅不一樣
    不知是否?

    回覆刪除
  19. >從忠義路轉進巷
    右邊第一條巷弄 右轉到底 左邊最後一間是白金旅社
    右邊最後一間是白金咖啡廳
    民族戲院後面 路沖那一條巷弄 通阿美飯店後門


    >阿美飯店後方
    摸x巷口旁有間房子裝飾和其他民宅不一樣
    不知是否? 是白金咖啡廳

    回覆刪除
  20. 這麼一說非常清楚了,謝謝,
    想不到這麼巷弄裡會有旅社
    還有,原來蕃薯巷曾是民族夜市腹地
    也解開了我心中一些疑問

    回覆刪除
  21. 希望狐狸先生您真的弄清楚了,
    以後我和gini還得靠您~~~

    回覆刪除
  22. > 希望狐狸先生您真的弄清楚了,
    > 以後我和gini還得靠您~~~
    您有沒有看清楚我們在說什麼再跟
    我倒是建議你們可以到蕃薯巷逛傳統美容院
    燙個五0年代復古頭再回去,保証很有成就感

    回覆刪除
  23. 到我家燙 團體票有打折~~~~~~~~~~~~

    回覆刪除
  24. 我只是單純地想,請您弄清楚路線而已...
    還是你要去男人的聖地???
    (裡面的人和物會不會也是復古的啊...哈哈)

    那我和gini可能就去白金里先生家泡茶等你啦...
    白金里先生,我們可不可以不要燙頭髮?
    大家都住台南,聊聊天没關係吧?

    回覆刪除
  25. 如同狐大所說
    我和多數人一樣去吳園
    都是從民權路轉進
    不知道小巷風情這樣迷人
    下次會依照版主建議換個角度來親近吳園

    哈哈 非常讚同C小姐的話
    泡茶聊天很OK
    燙頭髮就免了~~~

    回覆刪除
  26. >那我和gini可能就去白金里先生家泡茶等你啦...
    白金里先生,我們可不可以不要燙頭髮?
    大家都住台南,聊聊天没關係吧?

    好ㄚ歡迎歡迎 狐狸大大也一起來
    祝 大家中秋節快樂

    回覆刪除
  27. 我猜花生醬的年紀可能不太大吧?
    我個人猜想傳統市場會這麼多,是因為以前的人都是用走路的,
    所以,一段距離就會出現一個市場,大家的生活比較方便
    我小時候也是走路和父母去菜市場的,
    不像現在都是騎車或開車...

    真好奇白金里先生是哪一家咧...哈哈
    給個暗示吧,哪一天我自己先去探路~~

    回覆刪除
  28. 這位阿姨真奇怪
    您又不去燙頭髮還跟人家探什麼路
    你是晚上要去當小偷溜

    回覆刪除
  29. 我對吳園的特書殊經驗比較另類,大概小五或小六時(約1971),與同學共三人,一起約好要去四春園探險,那時四春園雖以荒廢,但還沒拆,我們從四春園門口摸進後,只記得有高台迴廊, 還有一間褟褟米大廳,跟傳統日式建築格局一樣, 像日本電影裡主公坐在廳堂底下一堆武士 跪坐的場所,正前方印像很深刻,兩根大木柱,黝黑光滑,聽父親說,以前古代日式廳堂都會使用櫻花樹幹,大概跟與武士精神有關, 穿過迴廊有亭台樓閣, 再往前就是吳園,我們從飛來石下方的石洞鑽出,結束此行,有在四春園看到地上有地洞約一人寬可進.,但膽子沒那麼大,沒人敢下去,否則會更精彩
    圖書館拆除前記得曾到裡面看過書. 現在在吳園裡面看到遠百都會很厭惡這家百貨公司,真是煞風景,旁邊的民宅違建甚至還搭在吳園牆上, 難道都沒人反應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曾聽同年朋友提過去四春園探險
      沒你說得詳細而精彩
      我對公園路的舊印象就圖書館 游泳池和四春園
      四春園沒了真可惜,現在的孩子想不到遠百旁會有游泳池
      (源自日本人以地下水開挖的浴場)
      民宅違建沒注意到,下回經過再看看

      刪除
    2. 我前幾年才知道遠百影城以前是台南圖書館,剛好那一年因緣際會來到狐狸這裡而且知道很多故事~遠在我出生之前的故事。

      據西方人說法,人要知道以前的歷史,才真正算是「長大成人」,我雖然沒有刻意追求這種「成長」,但是看著網路上越來越多的日本時代照片,越來越覺得探索歷史根本不是只有教科書裡乏味的政治演替,像王浩一、陳柔縉、莊永明等人與狐狸大的文章,或是林莉菁的自傳漫畫才是我會有興趣的土地故事。

      刪除
    3. 貓兄 我沒你列的那幾位作家級的層次高
      倒是要謝謝長久以來之留言互動
      讓我感受到網路上互相學習的樂趣

      刪除
    4. 那是我喜歡看台南故事,和誰的文字層次沒有太多關係,同樣的場所在不同角度下也有各種面貌。

      刪除
    5. 公園町羅望子2017年3月12日上午11:30

      上個月和附近早餐店家回憶吳園 一致認為吳園裡的假山規模越來越小了 難道遠百是這麼漠視百年古蹟?令當地人觀感越來越差了 童年常和鄰居來過山洞 早餐店家說以前有要好同學住在吳園裡面

      刪除
    6. 能請問是哪家早餐店嗎?同學的話,老闆應該也很老了?因為我外婆小時候就住吳園,想知道店家是否認識她

      刪除
    7. 花園町羅望子2017年3月15日晚上11:43

      老李早餐店 第三代的大哥 要好同學住在裡面 可是他不老喔 第二代李伯伯倒有可能認識 請參考老李早餐店FB貼文 裡面清楚描繪了早期附近鄰居

      刪除
    8. 花園町羅望子2017年3月16日凌晨12:00

      我老爸練拳擊 小時候在社教館巷子圍牆逮到一名偷車賊 被他扁了一頓 這件事他說了一百零一次 記得他也說過裡面有住戶 當時年紀小沒追問 搞不好你的外婆聽過?

      刪除
  30. 咦~ 四春園後來是黨產嗎?我記得那是我姑丈家買下的說,話說當年我姑丈的父親是四春園的廚師,後來四春園不做了要賣掉,我姑丈的父親因為那裡而起家,所以囑他的兒子們把四春園買下來,後來成了停車場,現在屈臣氏黑橋那裡還是和他們租的地說。我姑丈他們家的地在那附近很多,例如中山路上的成功補習班(現不知賣了補習班沒),七娘媽境內巷子還有他們的日式老宅現無住人了。在七娘媽廟內的圓型壁畫之一還是我姑丈捐的,他姓郭,呵呵~

    回覆刪除
    回覆
    1. 四春園在光復被接收成黨產
      只是不知是自己經營
      或轉租給人經營
      可問您姑丈或家人看買賣合約是真接和那個黨或其後手簽的

      刪除
    2. 我也很好奇,我姑姑每隔一陣子會來我家坐坐,下次她來,我再來好好問問她 ^^

      刪除
    3. 花園町羅望子2017年3月11日晚上10:46

      請問加非 郭姓姑丈家裡 有開過永安旅社嗎?有荷蘭血統嗎?永安旅社位於測候所旁 知道人不多 四春園原址我很小未上學的時候 的確是停車場 u9012035@yahoo.com.tw

      刪除
    4. 花園町羅望子2017年3月20日晚上7:12

      鄰居曾說四春園那塊地 政府原本要蓋樓 後來又取消 大概產權分配麻煩 改成公開招標賣地 好多人想標 原來是加非姑丈家標走 最初改建為停車場 當年民國6x年 一個月車位租金收3600大洋

      刪除
    5. 花園町羅望子2017年7月14日下午1:49

      不過鄰居的歲數大了 記憶可能有諸多錯誤 3600大洋?當年不太可能 事實往往只有當事人才清楚

      刪除
  31. 哈! 遠房的親戚大家好~ 吳木鐸(後改名吳省三, 台灣義勇軍1顆梅花回台灣)
    的曾孫在此報到!! 算算我是吳家第20世囉XD
    PS 天公壇的地好像也是吳家祖先捐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佩服! 吳家子孫還真是枝葉繁盛
      對臺灣不離不棄

      刪除
  32. 公園路的女孩2017年1月29日晚上8:09

    很高興有這麼多人關心台南百年古蹟 希望能欣賞更多的老照片 回憶童年和早期的台南風貌

    回覆刪除

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選擇「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請勿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