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3日

新古蹟 延平郡王祠(2)

萬骨枯哭功未成
 
鄭成功延平郡王祠
對照於孔廟東西廡擺置孔子門生牌位,延平郡王祠東西廡配享的是明末戰死或殉死官將的牌位,一長排牌位令人感覺很震憾,可見當年的犧牲多麼慘烈。鄭成功治軍嚴苛,畏戰將官常被誅殺。但自己的兒孫表現卻讓人搖頭,一場反清復明大業最終被荒唐的鄭經父子以及東寧末期貪生怕死官員輕易地玩掉,草草結束,對那些忠魂真是情何以堪。

新古蹟 延平郡王祠

 
台南古蹟延平郡王祠
前清時期留下的府城廟宇,大多有著南方建築特有的燕尾脊或馬鞍背屋脊,從照片中的屋脊顯現國民政府改建的延平郡王祠採用中國北方宮殿建築,講求氣勢,卻失去古蹟的沿續性,是古蹟重建的負面例。

2009年4月12日

台灣文學館

 
台南古蹟巡禮 台灣文學館
小學上學途中必經之處,也是我到阿嬤家的中途點,對我來說,是充滿感情的兒時回憶背景建物。日治時期它是台南州廳,所轄區域涵括雲嘉南。光復後它曾經是空軍供應司令部,台南市政府...破落的閒置建物,在原貌飽受摧殘後,所幸終能復舊,以台灣文學館的身份重現風華。

2009年4月10日

擇賢堂 -市內桃源

 
有一天離開武德殿來到這小巷,意外地發現擇賢堂。

台南古蹟巡禮 擇賢堂
離台灣文學博物館不遠,位於中正路土地銀行對面小巷內的擇賢堂,創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是六堆客家人在台南所建之齋堂,外觀白色素淨,在四週現代樓房下自成恬靜一格。

公界內


公界內
中山路天主堂的位址原有一間昭靈廟,後來於天主堂後側民宅重建,招牌上的「公界內」乃這一帶的古地名,即 「公廨」- 平埔族的廟和集會所另一種寫法。(據成大歷史系石萬壽教授考究,公界內地名就是平埔族赤崁社所留。)「公界」的閩南語發音其實比較接近西方人所記錄的 konkai,這是府城裡最不為人熟知的古地名,也是漢人未來前,平埔族已活動於台南的一個証據,舊歷史課本所刻意隱略的史實。

2009年4月9日

無染原罪天主堂


台南市古蹟 中山路天主堂
距離公會堂不到一百公尺,俗稱中山路天主堂,其實有著獨特鮮明的原名 "無染原罪天主堂",建於1925年,是台南歷史最古老的天主教堂,歷經多次增建,目前為台南市政府列管古蹟。

2009年4月8日

奎樓書院 銀同祖廟

走出清水寺水流觀音街,沿著古巷道繼續往南走,可在城隍街旁看到銀同祖廟。

銀同祖廟
古巷裡有煙囪的老房子

寶筏渡川 清水寺老街


台南古蹟 清水寺
位於巷內的清水寺,是見証日治時期都市計劃實施前,前清時期街道型態的活例子。清水寺旁本有「枋溪」(現已箱涵化成地下暗渠)流過,據說寺中所奉祀的觀音神像乃是當年以隨流水飄來的古木所雕,清水寺因此有個非常富於禪意的門楣 "寶筏渡川" ,所奉觀音像稱為水流觀音,可惜寺的光彩被老街內的 "祿包子" 搶走不少( google一下 "台南清水寺" 就知道)。

2009年4月1日

府城小吃聖地石精臼


台南小吃美食

位於赤崁樓西側的「石精臼」(石舂臼),是典型府城庶民小吃的聚集地,這地方靠近米街,地名來自群聚商家所販賣的舂米器具,類似嶺後街牛磨巷的命名方式。

赤崁樓的紀念意義


台南市一級古蹟赤崁樓
幾乎所有台灣人一生都會去過一次的古台灣象徵建物, 極可能也是被選入畢旅行程的全台景點榜首。「赤崁」是原來居住的平埔語赤崁社saccam 的音譯漢字,荷蘭人以十五匹花布取得土地,而原來的赤崁社則移居至現在的台南縣新市鄉,改稱「新港社」。荷蘭傳教士除了在新港社開辦學校,並協助新港社將平埔語文字化,而有歷史所稱的「新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