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2日

冬夜


在台南,「冬至」是相當準確的時令節日,每年差不多要到這時候氣溫才會真正變冷,帶來隆冬的感覺。前兩天寒流來時,給自己到水仔尾西門路吃圓仔湯的藉口,冒著低溫在夜晚出去散步,感受冬夜的街道。

滿足的吃完熱圓仔湯,經過縣城隍廟走到小媽祖廟(開基天后宮),除了廟前的古餅舖店內尚有人狗走動,晚上的小巷幾無人影。

2010年12月12日

故鄉の駅 保安車站


開車去高雄途中,臨時多出半小時,趁空檔繞進久違的保安車站走走。

台南車路墘保安車站
再度來到,仍難想像距離台南市中心僅只七公里的地方會佇立這麼一棟古典優雅,充滿鄉村悠緩氣息的車站建築。

2010年12月6日

崙仔頂之秋


古稱府城有七丘,在歷經長期都市化整地闢路的過程後,位於鐵道之東的崙仔頂難得的還保留下些許丘地氣息。

台南崙仔頂台南知事官邸
崙仔頂最著名的建築是日治時期台南知事官邸不過我更喜歡官邸後方的小丘谷地,1949年後這裡湧入大陸撤台,無殼可住的違建戶,優美的庭園景觀被矮屋群取代。這兩年經過整理後,現在是個尚未命名,編號58的公園。

2010年12月1日

蕃薯仔港保西宮

台南沙淘宮和保西宮同樣位在草仔寮,昔日台江海濱,雖然知名度比不上那些一線古蹟,卻都是府城移民史上的重要宮廟。

西定坊保西宮
保西宮香爐

2010年11月22日

沙淘海濱之少年騎士

continued from [沙淘古地]

沙淘宮
從規模上來說,沙淘宮只是間小廟,知名度遠比不上那些同樣位於舊海岸線的台南一線古蹟。

2010年11月17日

思海

沙淘古地
 continued from [一百七十年後]

草仔寮沙淘宮
照片中是沙淘宮位於西門路大樓旁的牌樓,日本時代在沙淘宮北側蓋了台南最大的劇場叫「宮古座」,是座典雅的日式建築,台灣現代藝文啟蒙場所之一,舞蹈家蔡瑞月年輕時就是在這裡看了日本現代舞演出後,動念渡海到日本學舞。它的位置靠近中正路口,十字路口週圍成為舊時台南最熱鬧的娛樂和購物街町。

2010年11月2日

一百七十年後

Cycling through Yichun Alley
 續 [潮退之地]

益春巷,是意外的好心情。

台南老街益春巷
今年冷得快,胡神們提前放寒假去了。我常避開大路,透早經由永福國小對面的益春小巷,穿過曲折古巷去沙淘宮廟埕吃菜粽。

2010年10月23日

潮退之地


曾經坐擁台灣八分之二美景,是塊因為過度開發而失去歷史光采的古地。

清朝初年由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負責治理台灣,簡稱為「台灣巡道」或「台灣道」,這個我們常在廟裡古匾落款看到的頭銜,是當時台灣最高行政長官。而巡道署就設在府城西定坊,現在的台南永福國小,我就讀的小學。

1693年(康熙32年),約三百年前,第三任台灣巡道高拱乾在道署後方高地建了一對亭台,取名斐亭澄台,高拱乾後來編修台灣府志時更把「斐亭聽濤」和「澄台觀海」列入台灣八景。還記得我提過小學距離西門路舊海岸線只一個街塊!?「斐亭聽濤」和「澄台觀海」二景証明當年這裡的確可以看到台江內海,甚至聽得到海濤聲!

永福國小是所景觀單調的學校,沒有出色的建築,樹木也不多。發現清代台灣八景中竟有二景在學校內時我很驚訝,儘管印象中似乎師長曾提及這裡是前清官署遺地,但童年印象中的校園似乎是一片平坦,除了教室和操場,沒有中國古代亭台,也沒有什麼明顯的高地,完全對照不起來。直到最近小學後排教室拆除重建,現出周遭地勢關係,謎團才解…

台南市永福國小 巡道署
工地出入口解開了謎團…

2010年10月17日

帆寮街港濱故事

 continued from [大西腳望海心情]

我,當然還是沒見到什麼港口或碼頭…



位於台南民生路,距離西門路舊海岸線只幾十公尺,著名魚麵店所在的街市其實是府城歷史古地,到這裡吃魚麵別忘了順便到店後的巷子走走。

2010年10月3日

大西腳望海心情


我其實並沒有看到海,第一次發現這地方時,恍如置身夢中,不知道下次是否還能找到這入口。

台南古蹟大西門
是個隱身在大西腳舊城區裡的上升坡,我牽著單車輕輕跟在老人後面,隔著幾步路,以免我這罕見的外人驚動到他。

2010年9月28日

秋之欒

Continued from [操場秋色]

場景: 成大舊操場遺址
主角: 台灣欒樹

我,還是和去年一樣的感動,無話可說…

台灣欒樹


2010年9月19日

失去城門的城市


我就讀的小學距離西門路只一個街塊,小學老師曾說台南舊海岸線就在西門路,是我從課本外所學到的第一條本土歷史知識,至今印象深刻難忘。

事實上,西門路不只是舊海岸線,很多年以後我才知道它是清代府城西城垣所在。南從樹林街口的新光三越,北到公園北路口的民德國中,在這條線上就有小西門、大西門和小北門三座城門

2010年9月12日

不可拒絕別人的茶

Continued from [夏木敘事]

過了1895年10月21日那個驚心動魄,遠比我們今天所能想像更為凶險的夜晚後,巴克禮又恢復為平日溫和謙遜的宣教士。

其實早在1885年,他便曾因傳教在屏東二崙被人潑糞,巴克禮對此事最激烈的反應是調侃自己:「如此好的肥料太浪費了,應該灑在田裡才是。」

2010年9月1日

夏木敘事


Continued from [台南神學院老樹]、[潮起潮落]


台南神學院老樹
照片右邊是前篇所提台南神學院龍眼老樹,左邊開著白花是棵緬梔老樹。一棵是台灣常見的龍眼樹,一棵是番仔樹,兩棵老樹在神學院這片安靜的歷史古地上隔著小徑佇立已超過百年歲月。

2010年8月22日

潮起潮落

Continued from [台南神學院老樹]

到台南,不要只迷惑在鄭成功打敗荷蘭人的短暫光榮,一定要花點時間看一下五條港和三郊遺跡,是最能代表傳統舊勢力興衰起落的歷史景地。

清朝末葉前,台南一直是台灣最忙碌的貿易中心,當時有所謂的「府城三郊」,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台南三個規模最大的進出口同業組織。可惜五條港和三郊總部如今都已從地表消失,只能從殘存的蜘絲馬跡去揣想當年盛況…

大天后宮府城三郊
大天后宮裡三郊所贈「貺昭慈濟」匾額於今依然高掛

2010年8月15日

台南神學院老樹

北郊遺地 蘇萬利花園

台南神學院 蘇萬利花園
外貌不揚的台南神學院校門,其實是府城非常具有歷史性的地點。除了長老教會本身和府城歷史緊緊相扣,這個校區在清領時期更是蘇萬利花園,蘇萬利商號是當時府城三郊中之北郊代表,三郊於清朝末葉後逐漸沒落,1874年甘為霖牧師代表長老教會買下蘇萬利花園,成為古地的新主人。(甘為霖是我在[洪公祠]裡提到創辦台灣第一所盲啞學校那位蘇格蘭籍傳教士。)

2010年8月8日

台南一中小禮堂1


從古蹟立場來說,應該稱它為台南第二中學校講堂,我們現在所說的禮堂,日治時期稱為「講堂」,意涵裡具有集会所和講演会場的功能。(台南第一中學校)

第一次從新聞介紹得知台南一中小禮堂成為台南市定古蹟時,感覺是慚愧的,因為讀了三年南一中,我至今尚記得許多老師同學的姓名和臉孔,卻記不得學校裡的建築容顏。

對高中孩子來說,除非世界末日來到,這世上都沒有漂亮女生可以看了,實在不太可能會浪費他的寶貴青春時間去欣賞日本時代的老建物。由於沒有人告知老建築的美學價值,在學期間幾乎未曾認真注視過這些老建物的相貌,把它們的存在視為身旁的理所當然。

2010年8月2日

小禮堂2 歲月之歌


建於1931(昭和六年)的台南一中小禮堂在修復後,仍然可依原始建造目的使用,是棟悠然屹立的活古蹟。

台南一中小禮堂
(台南一中小禮堂漂亮的這一面其實是背面,八角形是表演者的後台準備室。)

澳大利亞之樹

電視播放「澳大利亞」,原本以為是描述澳大利亞開拓史,看後才知道是反省澳洲種族政策的電影。

澳大利亞猢猻樹
電視上出現這個畫面時我趕緊抓起手機拍下來,左邊那棵大樹就是我在 [巴克禮公園之冬] 所提的猢猻樹,電影裡出現許多次這種造型粗曠,極具荒野氣息的大樹,例如夜晚紮營、放牧人在荒野中見面…都選在猢猻樹下,為人樹關係作了最佳詮釋。

2010年7月24日

How Old Are You


曾經統治台灣將近四十年,比鄭氏王朝二十年還久的荷蘭人在台灣的歷史遺跡很少。


赤崁樓倖存的普羅民遮城時期入口殘跡,荷蘭人當年遠從印尼雅加達(東印度公司總部)運來紅磚建城。

2010年7月14日

花見小路

 
其實是條平凡小巷,

德慶溪
還記得去年冬天拍的冬晴感動? 已經過了半年,我再也沒看過如此漂亮的天空。

2010年7月4日

田代安定的南方天際線

 
在台南許多景點、老學校的校園,都看得到南洋杉身影。即使沒有植物學知識的人,都能從名字知道它是外來樹種。

南洋杉
東雲舊廠房的南洋杉,和大王椰子一樣,它們都是外來種的高個兒。(遺樹)

2010年6月27日

大王椰子的身世


台南古蹟 吳園 公會堂
我很喜歡的視景,吳園和公會堂為台南市中心保留下一塊可以仰望藍天白雲的角落。

2010年6月17日

夏花染目


成大
我的最初感動,顏色簡單艷麗的花朵、枝葉和洗石子牆所構成的簡約風畫面。

2010年6月10日

柳本通義的南國之夢


夏天是最缺乏詩意和夢幻的季節,唯一的例外就是六月的阿勃勒。六月開花的阿勃勒簡直美得讓人驚嘆,可惜花期和梅雨期重疊,一年又只開一次花,很容易錯過。

阿勃勒6/04/2011
台南大學

2010年6月1日

遺樹的天空


新聞說這波梅雨會帶來豪雨,結果台南只是陰天小雨。

羅漢松
傍晚時經過吳園後方,看到打在日式老房子上的陽光,抬頭才查覺天空已悄然放晴。

2010年5月25日

大學之路


就在上篇所提「機械工學科館」東南邊,正對大學路十八巷口的噴水池造景,這是大學校園釋出轉角作為公共空間的例子。

台南大學路
大學路因此成為同時擁有行道樹和噴水池的優美街道。

2010年5月23日

疊瓦

 
成大老建築
這是上一篇所提成大檸檬桉大樹後的建築,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時期的機械工學科館,是日治時期創校最初三科之一。幾年前機械系搬走後,這棟簡單不起眼的合院建築沒有拆掉,幸運的被保存下來

2010年5月18日

大樹在春天做什麼事


除了長新葉,開花……樹木還會在春天做什麼事?

成大檸檬桉
2010/1/17 冬天的留影,成大校園一棵叫「檸檬桉」的大樹(左邊),近看會發現它淺褐色的樹幹表面平滑,沒有紋路。

2010年5月17日

金光閃閃



春天的植物有多樣相貌,這是成大校園裡一棵金光閃閃的樹木。


遠遠的以為是金色的葉子,用相機zoom in一看,才發現其實葉子已掉光,原來是金色的果筴,像片片金箔般掛在樹枝上。

老天,這世上若真有會長出金箔的搖錢樹,該有多好…(我一定是被金光閃昏了頭)

3/14/2010


I can see clearly now. ♫

2010年5月16日

春樹


2010/2/21 初春的週日來到台南公園欣賞春樹,公園裡正忙著佈置迎接花季,到處是臨時舖上去的繽紛草花,我的目光在那些伸根入地的樹木…

台南公園
我將這張照片取名「樹姿」,它讓我相信有些樹木具有愛美的本能。

2010年5月1日

春天的錯亂腳步


這是今年春天拍到的唯一木棉樹,在成大校園僻靜角落的老宿舍旁。

木棉樹
雖然沒有成排行道樹壯觀,種在宿舍前的高大喬木,具有傳統屋樹風情。

2010年4月21日

測候所之春


洋紅花風鈴木
如果問我離開故鄉後最想念台南的景緻會是那裡?答案不是赤崁樓或安平古堡,而是春天老測候所前洋紅花風鈴木的花開時節。

2010年4月11日

春日狂花


台南九重葛
我在「春花蔓延」裡提到這叢在冬天依然花開不落的九重葛,已過了四個月,天氣漸暖,我很好奇它變成了什麼模樣?

2010年4月5日

春花蔓延 - 蔡德本的老房子


去年中騎車經過寧南坊時,意外的經過蔡德本的老房子。房子外貌和我學生時期的印象沒什麼改變,只是已成空屋,蔓葉幾乎爬滿了房子正面。



2010年4月3日

春花蔓延時


種植韓國草失敗的院子,有一年春天意外的出現黃花酢漿草,猜想是狗狗從外面溜躂回來時帶進了種子。酢漿草的成熟種子會隨著人獸走動而迸出掉落,於是逐漸在院子裡蔓延開來,成為無心插柳的景色。

說來奇妙,院子裡後來又出現紫花酢漿草,並且在幾年後取代原來的黃花酢漿草。若非查了資料後知道黃花、紫花酢漿草本來即不同,我還以為是狗狗對酢漿草施了魔法,讓黃花變成紫花。


不論是黃花或紫花,酢漿草總是像春天的信使,每年初春準時冒出地面蔓延開,然後在盛夏炎陽下悄然退場,成為下一個春天來臨前,最讓人懷念的野花。

2010年3月22日

春色如火

 
農曆年假期中,我從延平郡王祠前經過,遠遠暼見裡面深處有一團美麗的艷紅色,好奇的走進去探個究竟,原來是後面隔街,山仔尾臨水媽廟旁一家提供停車位的金紙攤,車棚頂的九重葛。

台南九重葛
第一次見到顏色如此艷麗的九重葛,心情大好,是新春時節的一團驚喜。

2010年3月14日

看雲


春天來了,天空最明顯的變化之一是天邊的白雲增多。在城市裡看雲,須要有足夠縱深的開闊空間,學校操場是很適宜的場所。


台南一中操場

2010年3月10日

大葉欖仁在成大

 
成大是所奇妙的大學,舊時代留下大量老樹,使它的綠色資產和一公里外的台南公園比起來毫不遜色。

成大老樹大葉欖仁
靠近小東路,大葉欖仁構成的林蔭走廊。

2010年3月9日

大葉欖仁的絕色三月

 
晴天週末我騎進成大校園,原本預期會見到大葉欖仁光禿禿的模樣,沒想到眼前卻是大葉欖仁的紅葉震撼。


我很喜歡的樹景,只有老樹才能成就如此美景。

2010年3月7日

大葉欖仁在公園

 
我一直以為大葉欖仁是外來的熱帶樹種,後來才知道它是台灣原生種,在台南市數量還真不少,許多校園、甚至街道旁,民宅院子都見得到它的蹤影。

青年公園
大葉欖仁的樹葉在冬天會轉成美麗的艷紅色,可惜它那肥肥厚厚的寬闊大葉缺乏楓葉的纖細美感,以致吸引不到什麼讚美之詞,似乎總是乏人注意的度過紅葉期,蠻可惜的。

2010年3月2日

日光大道

 
它是台灣文學館(台南州廳)的後巷,穿過舊議會、重慶寺、山林事務所到達孔廟朱牆,「大道」是日光燦爛帶來的錯覺,其實是條穿越舊時空的巷道。


經常單車穿過巷道的我並未感受到這裡的陽光有何特別不同,直到矗立於巷尾,山林事務所旁的大葉欖仁,在冬盡春來之際意外的大放異彩。

2010年2月27日

南國之梅


2010/1/10 在台南公園尋找楓葉的蹤影時意外發現兩棵梅樹,

2010年2月25日

寧靖王的思鄉之花

梅花在1964年被訂為中華民國國花,維基百科上記載主要理由是:
三蕾五瓣,代表三民主義及五權憲法。梅花愈冷愈開花,象徵堅貞、剛毅、聖潔,代表中華民國國人的精神。梅開五瓣,象徵五族共和…等一堆洋洋灑灑

明明是亞熱帶氣候的台灣,卻找了個不冷不開花,很冷才開花的花種來當國花,我還記得小學課堂首次教示梅花是我們的國花時,師生們大感困惑的情景。在台灣平地,只有少數地方栽有梅樹,而且一年花期只有短短一個多月,許多孩子對梅花的認知是來自銅板上的圖案。


台南祀典武廟觀音殿後的老梅樹,樹齡已三百多歲,台南最具代表性的梅樹,相傳是明寧靖王朱術桂所植。寧靖王府就是現在的祀典天后宮,比鄰祀典武廟。相較於荒唐的鄭家,朱術桂人品高尚,雖然沒有實權,卻是明鄭時期少數氣節高亮的人物。在清軍攻陷澎湖,獲知鄭家第三代鄭克塽決定降清後,朱術桂選擇殉國,並留下五妃從死事蹟。朱術桂死前有條不紊的處理他的封地田產,安葬五妃後回到王府自盡,懸樑處離梅樹只有一牆之隔。

2010年2月21日

府署之梅

幾年前府城隍廟買下左後方人去樓空的大宅院,開闢成花園,府城隍廟從此擁有比市區其他古廟更寬闊的後花園。我騎車經過廟旁古巷時,喜歡順便瞄一下後花園草坪綠意。


2010/1/17 寒流過後的冬天早上,驚喜的發現府城隍廟後花園老梅樹看似蕭瑟的枯枝上掛上了小白點。

2010年2月17日

我在大樹下等你


台南老樹
它就矗立在古蹟密集的友愛街旁高地上,也許是台南的老樹太多了,夏天時我從未注意到它,一直到冬天驚喜的發現它的樹葉變紅…

2010年2月11日

歲末寂寥 送神關廟門(3)

農曆十二月二十送神的廟宇

台南古蹟廟宇
鷲嶺北極殿,只關三川門,開龍虎門讓香客進出。

2010年2月7日

歲末寂寥 送神關廟門(2)

首次見識送神關廟門的我,充滿好奇,刻意走了一趟台南中西區幾間廟宇,和府城隍廟同樣在農曆十二月十五送神關廟門的廟宇還有,

台南古蹟廟宇
辜婦媽街辜婦媽廟

2010年2月5日

楓香晴惑

我發誓這是今年冬天我最後一次貼楓葉相片…


發現這片楓香林是個不期然的意外,它在成功湖僻靜的湖畔小路旁,共有將近十棵,這已經是台南市最大的楓林,重點是在這亞熱帶城市裡它有變紅。

2010年1月31日

城隍爺關門回家去也

星期天早上從府城隍廟前經過,大白天的,廟門竟關了起來,在車來人往的東菜市旁顯得很不尋常。

台南古蹟府城隍廟
廟門不只關了起來,還貼上紅色封條,發生了啥代誌!?趨前一看,喔!原來兩天前的農曆十二月十五,是府城隍廟一年一度送神關廟門的日子,辛苦了一年的城隍爺在這天返回天庭開會述職,要在兩個禮拜後的正月初一再回來凡間。

巴克禮公園之冬 猢猻樹


落羽松和猢猻樹是我從巴克禮公園裡認識的兩個有趣樹種,它們都是1900年代引進台灣的外來樹種,一個來自北美沼澤地帶,一個來自非洲。

1900年代是日本時代初期,電影1895最大貢獻之一就是將這個影響至大的年代數字烙入台灣人腦裡,當我們回顧歷史事件時它成為時光刻度上最鮮明的參考指標。

當年日本人視台灣為溫暖的南方新世界,經由那些於明治時期派至歐洲學習的專家學者積極引入各種西方事物,一百年後,除了日本人留下的古典建築物,這些馴化的外來樹種也成為當年積極西化的痕証。

巴克禮紀念公園
很奇妙,第一次認識猢猻樹Baobab是它在冬天光禿禿的模樣。

2010年1月27日

巴克禮公園之冬

寒流過後,我到巴克禮公園觀察樹木們有無變化。

巴克禮紀念公園夢湖
一個月前我紀錄夢湖畔落羽松的顏色如是。

2010年1月19日

在城市裡尋找楓葉

 
在台南住了這麼久,今年第一次注意到台南有楓葉,
而且不只一處,在幾個歷史老地方都發現紅葉的蹤影,
我們的祖先真的在這亞熱帶城市種了紅葉樹木!

雖然,城市紅葉不像在山野那般壯闊,
卻能貼近我們的日常情境,
走在路上,街道旁樹上的紅葉讓我終於能體會老歌
The Windmills of Your Mind 裡那句平凡感人的歌詞,

2010年1月17日

Winter Red in Downtown Tainan

寒流過後我經過市中心湯德章公園,看到裡頭有塊和周圍不同的紅褐色塊。

台南旅遊 湯德章紀念公園
走入公園趨近一看,是棵很漂亮的紅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