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0日

柳本通義的南國之夢


夏天是最缺乏詩意和夢幻的季節,唯一的例外就是六月的阿勃勒。六月開花的阿勃勒簡直美得讓人驚嘆,可惜花期和梅雨期重疊,一年又只開一次花,很容易錯過。

阿勃勒6/04/2011
台南大學

阿勃勒
夢幻之花

阿勃勒
檨仔林公園裡的阿勃勒,忠義國小、林百貨一帶,前清時期地名為檨仔林,很高興市府將公園從「公11」改名回咱祖先所使用的老地名(最好連小學也改名為檨仔林國小)。

阿勃勒

六月阿勃勒是非常容易讓人喜孜孜,充滿成就感的拍攝對象。它原產於印度,台灣今天有如此多樣豐富的外來樹種,要歸因於日治時期的積極引入,當中有位叫柳本通義的日本人,他是明治時期第一批由西方學者培養出的農學士,原本在北海道從事拓殖,於1896年來到台灣,除了擔任測量和度量衡標準化,制定樟腦專賣制度,柳本通義還積極從國外引入特色樹種在台灣栽植,包括阿勃勒、以及很多人直覺以為是台灣原生樹種的油桐樹都是。

從北海道到南台灣

柳本在台灣呆了十一年,他最後一個公職是恆春廳長,開發當時仍屬險惡之地的國境之南。他是最早主張對台灣原住民展開學術調查研究的人物之一,是實務型技術官僚,足跡從北海道到台灣,是個非常具有毅力的開拓者。雖然在台灣的歷史知名度不高,卻留下深遠影響。

柳本通義所就讀的札幌農業學校後來改制成東北帝國大學,1912年,有個叫磯永吉的學生畢業後來到台灣,在總督府農業試驗場工作,這個年輕人在台灣一呆將近五十年,台北帝國大學成立後,他轉到農學院當教授,研究稻米改良,成為台灣的「蓬萊米之父」。

為了完成漫長的蓬萊米培育工作,戰後磯永吉沒有被遺返日本,戰敗國國民以顧問之身份在台灣繼續呆了十年,直到七十高齡才返回日本。

小時候家裡飯桌上的米飯從在來米換成蓬萊米時,父親說了磯永吉的故事。我學童時期幾乎每年都會集體看一次「中國之怒吼」歷史影片,滿腦子仇日反共,初次聽到磯永吉這樣的故事時,簡直是感覺不可置信,完全不符課本所述的侵略者角色。

很難想像一個遠在北海道札幌的農業學校會對台灣產生如此深遠的關係,很可惜,無論是柳本通義或者磯永吉,知道這些名字的台灣人已愈來愈少,他們都是光復後從台灣記憶被割除的日本名字。

成大校園 前步兵第二聯隊營舍 阿勃勒
成大校園(前步兵第二聯隊營舍),夕陽下的阿勃勒。


Clair de Lune by Debussy ♫

4 則留言:

  1. 你的部落格讓人流連忘返
    你的淵博讓人佩服又讚賞
    但是不禁讓我猜想你是否很"長輩"
    Anyway~
    你我很愛這古都
    慶幸生活在這裡

    回覆刪除
  2. 是的,歡迎常來我的部落格,
    但是千萬不要流連忘返,要記得準時回家寫功課。

    台南歷史不只是鄭成功打敗荷蘭人,有很多精彩的故事,
    愈了解愈喜歡,大家一起來發掘。

    回覆刪除
  3. 鳳凰木是否也是柳本通義先生帶來的?
    (鳳凰木開始出現在台南的時間,與柳木通義先生在台灣的時間相近)

    回覆刪除
  4. 應該是我向你請教才對,我沒有鳳凰木引入的關連人名,同時間還有位植物學者田代安定,在台灣長達三十年,也不可忽視,如有進一步發現再分享。

    回覆刪除

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選擇「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請勿匿名